国际化经营与企业文化的国际化
2019-09-29

发布时间:

浏览次数:

5499

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曾在“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”上指出,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连续七年保持30%以上增长速度,工程企业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。中国已经跨入世界工程承包大国前列。他同时指出,中国企业的“走出去”还处在初级阶段,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不足,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模式,以及企业文化适应性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因此,如何尽快增强企业综合实力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,是“走出去”的中国企业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。

在海外业务实践中,要增强华舟重工“走出去”的核心竞争力,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公司在“走出去”过程中,必须建设既符合企业发展战略,又满足企业跨国经营需要的企业文化。姑且不谈企业文化于现代企业扩张与发展的重要性,仅就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,使得不同地域、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、不同信仰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和管理困难比比皆是,对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有着巨大的影响,就值得重视。这意味着,公司要在全球化大潮中生存发展,就必须首先建设与跨国经营管理工作相配套的企业文化。

一、企业文化国际化建设围绕的原则

要想“走出去”,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在倡导价值观念、引导行为模式、培养内部氛围和塑造外在形象上多想办法,多出妙招,以适应发新环境,并获得当地国的认可和支持。要秉承“人本”、“创新”、“和谐”、“双赢”的理念,围绕这些理念来打造。

人本,即“以人为本”。这里的“人”不单单指企业内部员工,也不仅仅包括协作队伍人员和当地雇员,还包括国内民众和当地国民。内部员工、协作队伍人员和当地雇员是企业的内部团队,公司需要他们放大能量、团结奋斗、开拓创新,保证工程质量,节约成本,提高效率,提升竞争力,保护内外环境、软硬环境,成就和树立企业形象。国内民众是企业的有力后盾,没有了他们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,企业就成了无源之水;当地国民是企业的顾客,企业的所作所为当以顾客为关注焦点,他们支持不支持、拥护不拥护、赞成不赞成、答应不答应、合作不合作,同样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促进或阻碍作用。因此,要走出去,就必须坚持广泛的人本理念。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,更多的是为了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外交关系,在以人为本这点上尤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——在国内,你不注意以人为本,大不了人心涣散,甚至导致破产倒闭而已;在国外,你不注意以人为本,在当地造成了不好的影响,损害的就不只是企业的利益,还有国家的潜在利益。

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,企业要想真正“走出去”,就必须不断改变原来的习惯、方法,不只在技术和工艺工法上变革,在管理制度、管理思路、管理流程和艺术上也需要推陈出新。这意味着要结合当地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和思维习惯、法律制度,创新产品质地、花色、品种和生产管理方法、制度、策略。不仅要为鼓舞员工士气的需要和管理策略的需要而创新,而且还要为适合当地风土人情、法律制度而不断创新,行为模式、内部氛围和外在形象的变化不言而喻。

和谐是为了平衡各种关系,保证各项工作全面、协调和可持续开展。在企业内部,要构建和谐的内部组织关系、人际关系,减少工作程序、环节和员工感情、观念等多方面的阻力和磨擦,协调一致,增添企业发展合力;还要格外注意处理好本国员工、协作队伍及当地雇员的关系,使之和谐自然。在企业外部,则要注意协调好本企业与当地人民的关系,内部制度与当地法律制度及风土人情的关系。处理不好这些关系,企业同样很难在当地立足。

双赢,不仅指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双赢、企业获得收益及协作单位获得收益的双赢,还体现在企业与所在国均获得利益的双赢,同时使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,甚至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得到改进,所在国经济技术得到发展。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,也是企业“走出去”应负的责任。如果不能给所在国带来利益,所在国就不会长期接受该企业的进入,有时企业对所在国的贡献达不到其期望值时,也会遭遇冷漠甚至拒斥,进而经营不下去。    

二、企业文化国际化的基本特征

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,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。总体来看,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将呈现全球化、本土化、多元化、人性化。企业模式在创新,企业发展战略在创新,企业文化建设也在创新。总的说来,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。

一是速度快。世界充满着变化,正所谓惟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。当今世界“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”。传统竞争因素的重要性在不断减弱,而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竞争。新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,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。为此,海尔张瑞敏提出了“快鱼吃慢鱼理论”。培育起重视速度的文化成为当务之急。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,规模更强大,资本最雄厚,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消费者,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,谁最先顺利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的商品或服务。另外,企业速度文化强调的不仅是创造崭新的管理和运行流程,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,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企业员工最快速的反应机制,让员工彻底发挥潜力,主动掌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。   

二是文化新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,文化创新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。当今世界,在信息化背景下,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,并升华成一种社会需求。在变动频繁的时代,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大胆创新、不畏风险的人。因此,适合个人创新、组织灵活机动以及完善的人才交流体系,是促使一个经济组织始终充满活力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。     

三是虚拟化。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,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。在新形势下,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,而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,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。由此可见,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、合作、共享、快速反应、高效输出等素质。耐克、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,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,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。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,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,发现消费、创造消费,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,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。

四是融合化。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的内涵发生变化,竞争中的合作,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。同时,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道路。通过全球化,把各种稀缺要素掌握在自己手里;通过全球性合作,实现最佳优势互补。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和融合。不管何种形式协作、结盟,双赢模式都必须有文化沟通,有双赢文化和双赢智慧、双赢思维方式。多元优于一元,合作大于竞争,共享胜过独占。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,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,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,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完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。

三、举全员之力,把企业文化打造成国际化竞争的“金钥匙”

面对新的形势、新的环境,华舟重工与对手较量或合作的平台上,如何以新的理念、新的战略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急品牌呢?答案就是,加强培育和发展符合先进标准、具有时代特征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。

(一)打造诚信第一理念,弘扬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核心理念

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,诚信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,是企业精神的第一要义。这种无形资产,往往表现为企业的品牌效益。人们相信这个企业,就是因为这个企业具有诚信的品质。

目前,在世界市场的信用缺失是我国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。我国企业信用状况令人堪忧,失信行为已经影响到经济主体的健康发展,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。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曾经尖锐地指出: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,从长远看,最缺乏的不是资金、技术和人才,而是信用,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”。这就要求我们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商德,宣传诚信理念,倡导诚信价值观,完善法律体系,规范信用关系,建立信用经济。以诚信的形象,卓越的品牌,优质的服务,打造企业的良好形象。

(二)围绕核心竞争力建设,企业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核心价值观:

一是为顾客创造价值。确保提供优质的物质形态价值,通过设立本地生产、营销、服务支持机构,适应当地顾客宗教信仰、风俗习惯、生产生活方式,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。加强诚信建设,遵守当地法律规章,以道德立信誉、以诚信求发展。提供高尚的精神形态价值,重视品牌建设,引导顾客从消费产品转向消费品牌,培养顾客的文化认同。在丰富华舟品牌内涵的同时,增加品牌的价值。 

二是为员工谋求福利。做到这一点,是树立企业形象、亲近与当地民众关系、集聚优秀人才的基本途径。设立分公司后,分遵守东道国员工养老、医疗、工伤等社会福利法律法规,公正、一律体现对内外员工的关怀,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荣誉感,增强凝聚力,激发创造力。 

三是为社会承担责任。企业除承担创造财富、提供就业机会外,还以自然人身份履行社会责任。对儿童、妇女、老人、残疾人等公益活动,无论捐款还是援建设施,都应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。这是公关宣传策略,更是增强企业文化亲和力的途径,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。 

四是履行环保义务。由于地球环境的统一性,局部生态灾难可能引发邻近地区生态的连锁反应。施工建设是为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,尤其不能给对方带来环境污染和环保灾难。树立对环保高度负责的企业形象,理所当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。履行环保义务,在发达国家,是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;对发展中国家,则有助于树立国际化领先企业形象。因此,应把学习贯彻国际公约、行业规范、所在国法律法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履行环保义务的重要内容。

(三)实施品牌战略,树立企业的卓越形象

世界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,上升到包括产品质量、技术能力和企业信誉等企业品牌形象的竞争。一些世界著名的企业,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傲视群雄、长盛不衰,与其拥有有口皆碑的企业形象是分不开的。

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灵魂。对于一个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来讲,要想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国际上找到市场,要让异国他乡的顾客也认可自己的产品,首先就必须让他们先认可你的品牌。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本,品牌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素质、信誉和形象,也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和一个国家形象的有力体现。因此,塑造企业名牌形象,始终是公司走入国际市场的首要战略。通过塑造企业品牌,促使消费者对品牌从认识到认可、从认可到满意、从满意到认同、从认同到信赖、从信赖到忠诚、从忠诚到信仰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更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,树立品牌信仰。在我们手中,不仅要塑造一个知名的华舟品牌,还要塑造一个具有民族象征的企业形象。

(四)、完善企业制度,以制度保障企业的国际化

制度不仅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,而且是企业倡导的“文化底限”。在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过程中,我们注重在有形的制度中渗透无形的文化,运用刚柔并济的方式,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,又有制度化的规范。一是建立健全适应“走出去”战略的管理机制、制度体系,公司先台了《公司员工赴境外工作管理规定》等多项制度,并“率先”签订赴海外工作承诺书,此举有力地实现了全员承诺。通过对员工赴境外工作进行政策引导和程序规范,公司广大员工克服地域观念的影响,视赴境外工作为一种常态。二是将员工的海外工作资历和业绩作为学习培训、职务晋升、入党培养优先考虑的依据,并固化于制,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员工赴海外施工的积极性。三是加强海外人才队伍建设,积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,为培养海外合格人才提供人力储备。为培养项目与经营管理人才,选送年轻员工赴海外项目部锻炼、积累经验,提高了海外人才的综合素质。

(五)开展企业文化国际化研究,规避企业国际化风险

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。在经济全球化、企业国际化的大趋势下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异地、异国开展经营活动,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也日益多样化。公司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之中,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文化误解、文化冲突,有时会危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。如何克服文化因素带来的风险,在本国化、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,寻求一种适度的平衡,就成为许多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。

面对这种影响,我们必须学会品尝文化,趋利避害。公司在实施跨国发展的过程中,应详细了解进入国家的市场与文化情况,根据所在国家不同的文化特点,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管理措施与策略。这就要求我们从文化根源上开展企业文化研究的国际比较,从经营合作中规避国际文化风险,从国际化战略角度规避国际文化风险。当今世界的潮流是“竞争”之中有“竞合”,各种文化的优质要素经过整合后,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,这并不是替代或战胜,而是适应或融合。

分享到: